2025
赤泥综合利用国际论坛
10月31日-11月3日 2025
中国 广西
+86 010-63971026 crm@chinacmra.org

2024 赤泥综合利用国际论坛

会议介绍

铝土矿渣
国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CNIA) 和国际铝业协会 (IAI)

2024年11月1日,2024赤泥综合利用国际论坛在法国里昂举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驻里昂总领馆,国际铝业协会,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力拓集团领导发表致辞。

专家

共 15 位专家发表报告

罗南-考特尼
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助理院长、伯纳尔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和环境生物学讲师
生态工程在赤泥可持续管理中的应用
在赤泥利用领域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开拓性研究,牵头组织了多项开创性活动,包括将赤泥转化为土壤、应用建造湿地处理碱性沥滤水以及包括关键元素回收等价值化方法。 罗南-考特尼教授曾与氧化铝行业、协会等合作,如 Rusal Aughinish、力拓和国际铝业协会。获得了爱尔兰科学基金会、爱尔兰研究理事会和环境保护局等著名机构的研究资助。研究成果已被纳入环境保护局的许可条件,并被国际公认为金属和采矿业环境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合作项目遍及巴西、欧洲和澳大利亚。
王吉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赤泥推进办主任
赤泥综合利用进展。
自1999年开始从事再生资源和赤泥综合利用产业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过多项再生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节能降碳领域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工作。
彼得·哈维
力拓全球闭矿总裁
力拓应对赤泥等遗留产物的成功经验与挑战。
彼得热衷于倡导负责任的采矿实践,创造积极的环境。他领导着力拓的全球闭矿团队,确保在矿山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设计、建造到运营、关闭和过渡,都考虑到可持续性。他于1998年作为顾问加入力拓,此后在勘探、健康、安全、环境与社区 (HSEC)、项目以及前能源与矿产产品集团担任过各种职务。 在加入力拓之前,彼得成立并管理过多家公司,涉及石油天然气、军事、远程旅行和勘探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他的创业精神。他曾在英国、加拿大和博茨瓦纳生活和工作,拥有宝贵的全球视野。彼得拥有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环境科学理学学士学位和英国莱斯特大学职业心理学理学硕士学位。这种独特的资历组合使他能够有效地管理闭矿项目,在环境责任与员工福利之间取得平衡。彼得利用他在力拓内部广泛的人际网络,以及他对人和积极影响的热情,创造出成功的闭矿解决方案。
许峰
中铝股份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协同创新,共创共赢,携手开创赤泥绿色利用新局面。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先后担任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西中铝华润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21年任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2023年任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铝视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恩·耐普
中国宏桥集团董事长办公室顾问
赤泥——解决我们的百年难题。
罗恩(Ron)在担任(伦敦)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11年后,于2020年1月加入中国宏桥集团。 此前的职务包括(2002-2008)澳大利亚铝业理事会执行董事,(1997-2001)伦敦世界煤炭学会首席执行官和(1987-1996)澳大利亚矿产理事会的高级职位。 在任命这些职位之前,罗恩是(1976-1987)澳大利亚政府的经济学家。
刘晓明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赤泥等多固废协同材料化全组分利用理论与实践。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创新争先计划”,斯坦福大学“World top 2% scientists”。一直从事冶金等工业固/危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材料和固废中有价元素提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7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3项。
马塞洛·蒙蒂尼
海德鲁(巴西)技术顾问
做的报告题为赤泥的价值评估和再利用
马塞洛-蒙蒂尼在铝土矿和氧化铝领域拥有 18 年的工作经验。他是海德鲁技术领域的高级化学顾问,负责铝土矿渣利用项目。马塞洛拥有材料科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铝土矿渣在水泥-熟料中的使用以及作为胶凝补充材料),并在洛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PFL)建筑材料实验室(LMC)获得三明治博士学位。
蒂米斯·巴洛梅诺斯
希腊工业集团高级顾问,雅典国立技术大学助理教授
希腊工业集团高级顾问,雅典国立技术大学助理教授
蒂米斯-巴洛梅诺斯博士曾在雅典国立技术大学攻读采矿和冶金工程专业,并于2006年获得热力学博士学位。2008年以来,一直在冶金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从事可持续工艺开发、二氧化碳减排战略、能源高效利用方面的研究。2024年9月,成为雅典国立技术大学采矿和冶金工程学院冶金实验室的助理教授。 蒂米斯参与了多个欧盟大型合作研究项目(如 ENEXAL、RemovAl 和 ReActiv)的研究管理和协调工作,其中大部分项目的重点是铝土矿残渣价值化或氧化铝生产。他在期刊和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了80多篇研究论文,引用次数超过1,000次,h 指数为19。自2015年起,他作为高级顾问与 Metlen Energy & Metals 合作开展研发项目。
陈忠平
深圳大学教授
赤泥-锰渣协同绿色低碳增值资源转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赤泥-锰渣协同绿色低碳增值资源转化关键技术与应用。 长期从事绿色低碳环境岩土材料、岩土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工作。在赤泥、锰渣及高温冶炼渣协同规模化增值资源利用、生态轻质材料、无废矿山及钙/镁基固废碳化矿化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基础性、原创性和系统性创新,获授权发明专利163项,全部实现了产业转化,产生了较显著的综合效益。
皮帕特·特姆哈约恩基特
霍尔希姆创新中心专家
在水泥中使用改性赤泥的标准。
皮帕特-特姆哈约恩基特先生是 Holcim 公司的低二氧化碳水泥专家,Holcim 是创新和可持续建筑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他在开发高附加值建筑材料方面拥有超过15年的国际经验,在水泥替代粘合剂和低二氧化碳水泥方面拥有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转移的专业知识。他拥有北海道大学环境与资源工程博士学位。
高建阳
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教授
赤泥分质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化工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铝集团首席工程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重大专项计划首席科学家、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在赤泥绿色利用领域研究30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12项,首次微观揭示赤泥中钠硅渣的存在及转化机制,首次发现赤泥元素分布及其调控规律,首次分选磁铁粉、石英砂产品,首次调控合成赤泥复合净水剂,首次提出赤泥分质制粉形成8种中国红粉产品。消纳赤泥累计创效2亿余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首位发明专利29项。系统化构建了赤泥性质与结构调控的创新理论体系,对推动全球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格伦·贝尔萨茨
鲁汶大学高级研究员
在小规模试验中展示赤泥的潜在价值.
Glenn Beersaerts 是一名地质学家,拥有材料科学博士学位,目前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担任研究经理,致力于为工业和社会开发解决方案。他在有色金属冶金渣、铝土矿残渣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主要致力于将这些材料转化为建筑产品。在他的博士论文中,Glenn 开发了用于自流平和 3D 打印建筑应用的碱活性粘合剂。目前,他的研究目标是将无机残渣加工成水泥基补充材料。除了项目管理之外,他还负责协调鲁汶工程大学的升级设施,在该设施中,他与工业界合作,在技术就绪程度6级的基础上对残留物价值化工艺进行了演示。
杨永亮
云南九州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高铁赤泥的利用方案。
杨永亮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现任云南昊成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云南九州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九州昊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长期从事难选矿种分选的研究,在赤泥选铁及其综合开发利用和专属设备研发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勇于自我挑战施压,提出科研成果真正产业化是评定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齐利娟
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赤泥中铁铝钪有价元素提取技术研究。
齐利娟女士,中共党员,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中铝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针对战略矿产资源铝土矿的高效利用、绿色低碳氧化铝生产、铝土矿伴生有价金属提取、赤泥综合利用等技术难题,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等重大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5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参与编写专著4部。先后荣获“郑州市五一巾帼奖”、“第二届全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科技者”、“中铝集团优秀党员”、“中央企业优秀党员”、“中铝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迪亚戈·罗萨尼
水泥顾问
水泥行业使用赤泥的挑战和机遇
迪亚戈-罗萨尼先生毕业于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化学专业。他曾在 Ecodeco SpA 公司担任副产品回收和处理方面的技术人员达3年之久,并在 Holcim 和 Heidelberg 水泥公司的工厂和技术中心担任过质量、产品开发、技术营销和工业试验方面的各种职务达37年之久。过去6年来,他一直担任独立顾问。